聚合氯化鋁混凝是水處理工藝中最關鍵的環節之一,混凝過程和混凝效果直接影響著后序處理工藝及出水水質。為了優化混凝過程和提高混凝效果,經常采用增加聚合氯化鋁投藥量、投加聚丙烯酰胺助凝劑、改變聚合氯化鋁藥劑投加方式、優化水力條件等強化混凝手段,以及采用加載絮凝、微砂回流、污泥回流等方式來強化絮凝過程,主要從藥劑、水力條件和工藝過程等幾個方面對混凝過程進行優化和改進。對已有的水處理工藝,改變藥劑種類和投配過程是最適用和有效的混凝優化方式,可以在不改變原工藝設施的條件上快速優化混凝過程,這也是針對原水水質大幅度波動和突發污染的有效調控措施。聚合氯化鋁混凝劑的投加方式對絮體形成特性和混凝效能有很大影響。與常規混凝過程的藥劑投配方式相比,多級投加混凝劑可以增加絮體粒徑、縮短絮凝時間、提高濁度和有機物去除效果。由于原水水質的不同,多級混凝過程的混凝效果、影響因素等存在較大差異,表明混凝劑的投加方式對混凝過程、混凝效能和混凝機制都會產生顯著的影響。 實驗表明,隨著聚合氯化鋁混凝劑投加量增加,常規混凝和分級混凝的沉后水濁度均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當混凝劑總投量相同時,分級混凝的混凝效果更佳,表明在分級混凝過程中混凝劑的混凝效率更高。當混凝劑總投加量相同時,分級混凝的膠體顆粒物的脫穩程度更高,分級混凝的二級投藥過程使得混凝劑與水中剩余膠體顆??梢赃M行二次脫穩和電中和過程,更多的膠體得到脫穩。在常規混凝過程中,混凝劑在投加后立即混合使膠體顆粒脫穩,在快速攪拌條件下,絮體的增長受到了限制,當攪拌轉速降低時,絮體會迅速增大,隨著慢攪反應時間的延續,增長速率不斷下降。在分級混凝過程中,第一級混凝劑投加量只能使膠體顆粒脫穩,不足以形成大絮體;在攪拌轉速降低時,絮體僅略有增長,第二級混凝劑投加量使得少量未脫穩膠體進行二次脫穩,同時,可以使第一級投藥形成的微小絮體進一步絮凝形成大絮體,從而出現了絮體快速增長趨勢延遲的現象。常規混凝是一次性投加混凝劑,在快速混合過程中就可形成大絮體,存在絮體形成與破碎過程,使得部分松散絮體被打碎,再形成絮體的形態會更規則,相應的沉降能力也更強;分級混凝的第一級投藥僅能形成微小絮體,第二級投藥是在低攪拌速度條件下,使得形成的大絮體不被打碎,形成的絮體會稍松散,沉降能力也相對較弱。 因此,聚合氯化鋁混凝劑分級投加比采用混凝劑的分級投加方式可以使沉后水濁度更低,形成的絮體粒徑更大,絮體結構更松散,顯著提高了混凝效能。 |